产品中心
我们将会把火狐直播的产品和经验直接服务于更多的客户
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239架次1678公里的科技飞跃!无人机医疗标本运输项目的实施步骤
发布日期:2025-03-16 作者: 产品中心

  四川省自贡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做出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依托自贡航空产业园的科研与产业优势,组织医疗机构、中心血站、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参与平台建设,率先实践了无人机在医疗标本运输中的应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先行者之一,借此平台成功实施无人机运送医疗标本。截止目前,该院已启用了院本部到两个分院之间的无人机运输航线,实现了一院三区的标本运送。自2024年5月28起开始运行,截止7月19日,总计飞行239架次,1678公里。

  医院组织了一支跨部门的调研团队,由后勤保障科、第三方物流管理公司、临床科室、检验科、输血科、信息科及基建科等多个部门组成,确保能够从不同维度全面深入地开展需求调研。详细分析了医院本部、两个分院以及中心血站之间医疗标本的种类、日常运输量、特殊保存条件以及紧迫程度等,并与无人机运送公司做深入沟通,复核其资质与运营能力,了解无人机技术的核心原理、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等,从而明确医院实际应用需求。

  医院与无人机航空物流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服务范围、运输路线、运输频次、安全要求及紧急状况下的响应机制、数据保密条款、违约责任等,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持续优化。

  组建了由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医院运送管理中心、运送人员及无人机公司管理部门及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项团队,负责无人机运输专项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建立微信工作群,畅通沟通协调机制。

  医院后勤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推进,与无人机公司、院内各部门(运送中心、检验科、输血科、临床科室等)做沟通协调,对项目实施过程做监督,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医院运送管理中心:负责运输任务的分配、调度与优化,根据临床科室的需求,合理申请无人机运输任务安排,确保运输效率。

  运送人员:运送人员是医院无人机运输项目中的关键执行者,主要负责标本收集、打包、交接确认、与无人机配合(包括无人机基本检查、标本放置和取回、无人机电池充电及现场信息指令反馈)等工作。

  无人机公司:负责技术平台搭建与维护、线路勘察与基站建设、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技术保障与专业培训、制定无人机起飞、飞行、降落的标准化操作的过程、实时监控与风险评估、无人机维护与保养、技术上的支持与数据分析,确保技术平台的先进性、飞行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无人机的高效运行。

  医院基于深入调研,明确了无人机运输的三条核心路径,覆盖医院本部至两个分院及中心血站的标本运输需求。无人机公司随即运用尖端技术,对各航点做全面地理与空中勘察,精确识别并有效规避了高楼、山脉等自然与人为障碍物。公司还详尽考虑了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及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确保飞行路线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经过精心规划与评估,最终确定了既安全又高效的飞行航线,并顺利完成了审批流程,确保了所有操作均符合空域管理的相关规定。

  在构建网络时通常需考虑最大飞行距离、最大载重、最大转弯角等限制,超出限制外的飞行行为将影响无人机运行安全[3]。医院对需运送的医疗标本进行了全面评估,重点考量了标本的重量、体积大小以及特定的运输条件要求等,选定了RA3型无人机作为运输工具。该型号无人机载重量4kg、最大航程18km、航时30min、抗风等级6级、运行温度-10℃至55℃,能满足医院本部与两个分院、中心血站之间的关键路径医疗标本安全、快速、准确送达的需求。

  ·基站选址:选定无人机起降点(基站)的位置,需根据医院布局和运输需求,考虑安全性、功能性和便捷性,确保空间开阔,避免障碍物,同时评估风向、风力等外因,保障无人机起降安全,还应紧邻检验科、输血科、院内运送中心等关键部门,缩短标本转运时间,提升效率;还需考虑交通便捷性,便于日常维护和紧急处理。场地具体实际的要求为:具备 6000mm*4000mm 的平整场地,可实施围挡隔离;GPS 信号、移动通信信号的强度和稳定能力好;以起降点 45 度角上升50米区域内不能有障碍物、遮挡物;提供 AC220V 电源接入,满足 4000W功耗。同时,还需建立应急机场,应急机场除了要满足以上净空要求、信号要求、自主降落要求以外,还需要满足在院内基站半径500m范围内和航线km的距离要求,应急机场为4m*4m以上平整空地(楼顶优先),铺设应急靶标。

  搭建稳固防滑的起降平台,确保无人机在起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意外滑脱或跌落;安装充电设备,接通220V电源,以满足无人机充电需求,确保无人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安装监控系统,对基站内部及旁边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预防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设置了安全围栏及密码门,有效隔离外界干扰,确保基站区域的安全与秩序;地面硬化处理,提高地面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为无人机起降和人员操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制定了培训计划对管理人员及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与应急解决能力的培训。采取现场真实的操作演示、发放培训资料以及录制教学视频反复观看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后,均需通过严格操作的考核,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并正确操作。

  详细讲解并演示如何将收集好的医疗标本安全、准确地放入无人机货舱,以及无人机降落后如何迅速、规范地取出标本。

  详细讲解并演示如何将收集好的医疗标本安全、准确地放入无人机货舱,以及无人机降落后如何迅速、规范地取出标本。

  在无人机医疗运送系统正式启用前,医院与无人机公司紧密合作,进行了多次全面的试运行测试。测试覆盖了无人机起飞、飞行、降落及货物交接的全过程,模拟了多种实际运行中可能遭遇的场景与突发情况。通过这一些测试,验证了无人机在不同天气、高度及载重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评估了系统应对紧急状况的能力。此外,试运行期间还对充电设备、安全围栏等关键配套设施进行了功能检查与调试,确保各项功能处于完好状态。

  经过充分的操作培训与试运行后,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医院与公司紧密配合,密切关注系统运作时的状态,包括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货物交接的准确性以及总系统的响应速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对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载重情况、电池的电量等关键数据来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定时进行维护与保养,对无人机、充电站、存储设备等关键设施做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此外,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与指导,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任务,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在无人机运送标本的实施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标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流程,对也许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分类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无人机故障、标本泄漏、天气突变等,确保在发生不正常的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应对。在无人机运送过程中加强风险防控工作,定时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和完善措施,确保无人机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截止目前,我院已启用了本部与两个分院之间的运输路线,实现了一院三区的标本运送。2024年5月28开始运行,截止7月19日,总计飞行239架次,1678公里,平均每架次耗时12分钟,标本完好率100%。与原来车辆运输常规耗时30-40分钟相比节约了近2/3的时间,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鉴于我院一院三区医疗标本无人机运输服务的成功实施及其很明显的成效,我们计划逐步扩大服务范围。除现有航线外将加速推进新院区与现有院区之间,以及各院区与血站之间的无人机运输网络建设,形成一院四区及血站间标本及血液制品的快速、安全运输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无人机运输服务,积极拓宽运输物资的范畴,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将医疗耗材、试剂、药品等更多种类的医疗物资纳入无人机运输范畴,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整体运输效率,进一步满足医院多样化的运输需求。

  积极拓展与其他医院及医疗机构的合作,探索无人机在医疗标本、紧急物资等方面的运输应用,通过与基层医院、专科医院等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物资运输网络,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构建更高效、智能的医疗后勤体系。

  [1]郑茵红.李阿中.黄娟等.无人机在应急血液配送中的初步应用.中国输血杂志[J],2021.11:1263-1265.

  [2]樊一江.李卫波.我国低空经济阶段特征及应用场景研究.中国物价.2024.04:98-103.

  [3]曲欣宇.叶博嘉.程予.雷昌.定物流无人机城市低空轴辐式网络构建方法研究.山东科学.2023.36(6):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