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洱大理一带的山水之间,掀起了一场绿色能源的发展浪潮。大理白族自治州,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水、风、光资源,奏响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华美乐章。该地区全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诸多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项目,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绿色能源产业慢慢的变成了全州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到2024年底,大理州全域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已超过200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新年的钟声刚响起,由大理供电局投资建设的220千伏麦地输变电工程成功建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座新的变电站新增了两台主变,合计容量高达36万千伏安,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08亿元。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大理州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建设上更进一步,极大增强了全州的电力供给能力,尤其是提升了下关片区及南部片区新能源的接入和输送能力。
大理州在实施绿色能源行动计划中,着力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通过深入推动能源体制改革,有效壮大绿色能源产业,累计完成能源投资超过580亿元。全州各类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之间的协同开发,确保了电力的生产全部实现绿色化,使得全州的能源结构日趋清洁、低碳。
在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大理州的500千伏禾甸变、500千伏长新变和500千伏五印变等三项重要输变电项目正式入选。这标志着该州在建设云南省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重大进展,成为全省新建500千伏项目数量上的第一。
展望2024年,大理州年发电量将首次突破600亿千瓦时大关,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199亿千瓦时。州内共有120个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已经列入省级“十四五”年度建设清单,总装机容量达816.3万千瓦,规模和数量在全省中名列第三。跨区域电力枢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去年的11月25日,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新民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光伏项目的装机规模达到4万千瓦,总投资约2.3亿元,预计每年能带来7126.54万千瓦时的电量,创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同时还能节约标煤2.19万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5.71万吨。
在同年12月,大理州分别集中投产了22个新的光伏项目,新增加的装机容量高达211.7万千瓦,这为2024年的光伏装机容量奠定了全省第二的基础。
随着大理州新型电力系统区域级源网荷储联合监控调度控制中心的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及±800千伏滇西北送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多项骨干电网项目如500千伏黄坪变三期和220千伏莲花变、麦地变等如期完成。大理州的电力输送能力和电网的安全运行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了新能源电池、硅光伏、水电铝及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的用电需求。
截至2024年底,全州的电力总装机实现2011.7万千瓦,与2021年的数据相比增长了29.9%,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4%。其中,新能源装机所占比例达35.2%,较2021年底提升了19.4个百分点。全州的年发电量已达612亿千瓦时,既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用能需求,还可向省外、州外输送清洁电力40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西电东送电量的五分之一。
为了把握国家新能源开发的窗口期,大理州推出了多项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加强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实施,全面加速光伏项目的建设,努力打造“风光水储”的多能互补示范基地。
2023年7月中旬,中缅天然气管道丽江支线#阀室分输改造项目顺利投产,有效地解决了鹤庆县西邑工业园区所需的天然气供应,使得云南银铝铝业、溢鑫铝业等多个绿色铝深加工、新能源电池制造业项目可以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大理州还实施了电缆入地项目,极大提升了古城、古镇的旅游基础设施。此外,全州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实现从零到拥有,至今总功率已超越13.6万千瓦,成功实现全州每个乡镇的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至今已建成8条天然气支线公里的城镇天然气低压管网及4座天然气加气站,7个县市都实现了管道天然气通气,大力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升级。
经过多方努力,大理州有效化解了近三年来日益增涨的用电量和天然气用量所带来的压力,确保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在多能互补局面迅速构建的过程中,大理州不断谋划发展储能项目。祥云县经开区的200兆瓦/400兆瓦时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已列入省级集享的新型储能试点,而宾川的岩淜光伏发电项目则成为全州首个“光伏+储能”的示范项目。此外,祥云天峰山建立了全州的第一个“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力图推动澜沧江干流的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
同时,大理州还发挥地热资源的独特优势,建立了地热能科学技术(大理)研究院,并对洱源县及弥渡县等重点区域进行中深层地热资源的勘探,弥渡县的小河淌水地热发电梯级综合利用项目正在有序开展。
在过去三年里,24个新能源电池、硅光伏及铝制品深加工项目迅速落地,总投资约510亿元。这些项目包括鹤庆的溢鑫铝业和其亚长坪子的水电铝项目均已投入生产,同时如贝特瑞、立新科技等多家企业也在大理州内积极布局,共同构建了从硅料到组件的硅光伏全产业链,以及以正极、负极、电芯、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
如今,宾川、鹤庆和云龙等地的多个光伏项目已完成建成并发电,项目进展良好。全州的弥渡、祥云和鹤庆三县已被列为国家级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成为了良好的示范。
展望2024年,大理州的工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14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6%,天然气消费量也将达到878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8%,这两项指标均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