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7日电(记者 闫东洁)配网线路点多面广,设备复杂,线路迁改频繁,巡检工作量大,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可提升巡检效率,减轻基层巡检压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冀北电力)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全力发展与推广配网无人机自适应智能巡检技术,近日成功研发出针对配网运检全业务体系的无人机+AI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了从传统人工巡检到智能化管理的重大飞跃。
国网冀北电力利用无人机自适应智能巡检技术,基于供电服务指挥系统构建了工单驱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创新业务联动模式。这一模式使得配网架空线路的巡检工作变得更高效、精准,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潜在风险。
无人机自主巡检与AI智能识别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实现了巡检效率与准确性的双重飞跃。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无需考虑地形限制和人员安全风险,能够迅速覆盖广阔区域,大幅度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冷聪表示:AI算法的精准识别能力减少了误报和漏报现象,提高了巡检质量和数据可靠性,为电网运维决策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这些优势共同作用下,明显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国网冀北电力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开展深度合作,创新研发了空间坐标聚合算法及图像缺陷智能识别算法,通过对比校验无人机巡检图像与航迹文件,智能识别杆塔偏移过大、杆塔缺失等典型异常台账,有效提升了电网一张图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智能识别算法自动发现无人机巡检图像中的缺陷,精准辅助开展配网缺陷消缺工作,逐渐增强了电网运维的经济性。
国网冀北电力相关负责人王泽众表示:无人机+AI智慧管控平台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是我们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举措。平台自建成以来,总计完成了1833条配网线万公里,巡检覆盖率达到75.4%,归档巡检图片610余万张、航迹文件63万余条,巡检效率提升70%,发现并治理配网线万余处,逐步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
无人机+AI智慧管控平台的应用更是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提升了电网数据治理水平,实现了电网一张图的精准化管理。该平台通过无人机采集的杆塔坐标信息自动更新配网线路台账,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提升电网运检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为城市居民和公司可以提供了更稳定、优质的电力服务。
国网冀北电力配网部主任李国武表示:该平台成功打造多系统协同的数据治理机制,全面贯通配网无人机智慧管控平台与资源业务中台,不仅体现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更展示了科学技术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国网冀北电力将逐步推动配网无人机自适应巡检规模化应用,全面强化配电网主动运维质效,持续推动配电架空线路运维模式从人工巡视向人机协同转变,培育形成精益化配电网新质生产力,全方面提升配网智慧运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