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利查询安徽天沃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开关控制与状态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控制监测电路。本控制监测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还包括与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均为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第一监控单元由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继电器和第一隔离继电器构成;第二监控单元由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继电器和状态显示器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电力设备中单个或多个接触器的控制以及状态监测进行专门设计,能够用三根线实现接触器的开关操作以及状态返回,并可以方便地实现不同接触器之间的互锁逻辑功能,简化了电路中复杂的接线方式,解决了系统中由于不同电压电路交叉接线时的EMC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系统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本技术属于电力开关控制与状态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控制监测电路。
作为一种可远程控制的主电路器件,接触器大范围的应用于各种电力设备中,接触器的应用不单解决了主电路的开断控制,而且通过多个接触器间的辅助触点与操作线圈的不同接线方式可实现电路间的互锁控制。但通常应用中,控制与监测电路为弱电系统,接触器线圈为高压回路,所以不得不在控制电路与接触器之间使用中间继电器来实现电平转换,而监测电路的实现需要将弱电系统中的低压电路接往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这就构成了低压与高压电路混合接线系统,会带来严重的EMC (电磁兼容)问题,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同时由于接线复杂,因此导致线路故障率高且维护困难。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控制监测电路,本控制监测电路简化了控制电路与接触器之间的接线,并将弱电与强电信号完全分离开来,大幅度的提升了电路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控制监测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还包括与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均为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中包括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所述第一监控单元由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继电器和第一隔离继电器构成;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与低压电源相连,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控制触点相连,第一继电器的接地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设置有低压线圈,且第一控制开关通过第一继电器中的低压线圈与第一继电器中的常开开关联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与常开开关相连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接触器中的线圈相连,另一个与常开开关相连的常开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所述第二监控单元由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继电器和状态显示器构成;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一端与低压电源相连,第二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离继电器的输入触点相连,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的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的接地触点接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设置有低压线圈,且第二控制开关依次通过第一隔离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中的低压线圈与第二继电器中的常开开关联锁;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与常开开关相连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二接触器中的线圈相连,另一个与常开开关相连的常开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所述状态显示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接触器的常开触点相连;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的控制触点与第一接触器中的常闭触点相连,第一隔离继电器中的与控制触点相联通的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同时,本技术还能够最终靠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为光隔离继电器;第一隔离继电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接触器中的常闭触点相连,第一隔离继电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力线路的中性点相连。优选的,所述状态显示器即第二隔离继电器为光隔离继电器,第二隔离继电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接触器中的常开触点相连,第二隔离继电器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力线路的中性点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包括由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继电器和第一隔离继电器构成的第一监控单元,还包括由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继电器和第二隔离继电器构成的第二监控单元,所述包括用于电平转换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在内的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等逻辑控制线路均固化于控制器的PCB (印刷电路板)中,而控制器的PCB外的接线V电路,从而不存在弱电与强电的交叉接线,大幅度的提升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本技术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造价较低,同时也解决了电力设备中不同电压电路交叉接线时的EMC问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电力设备工作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Kl 一第一接触器K2—第二接触器K3—第一控制开关K4 一第二控制开关RELl—第一继电器REL2—第二继电器OPl—第一隔离继电器0P2—第二隔离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控制监测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Kl和第二接触器K2,还包括与第一接触器Kl和第二接触器K2均为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中包括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所述第一监控单元由第一控制开关K3、第一继电器RELl和第一隔离继电器OPl构成;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3的一端与低压电源相连,第一控制开关K3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RELl的控制触点相连,第一继电器RELl的接地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RELl的控制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设置有低压线通过第一继电器RELl中的低压线圈与第一继电器RELl中的常开开关联锁;所述第一继电器RELl的与常开开关相连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接触器Kl中的线圈相连,另一个与常开开关相连的常开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占.所述第二监控单元由第二控制开关K4、第二继电器REL2和状态显示器构成;所述第二控制开关K4的一端与低压电源相连,第二控制开关K4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离继电器OPl的输入触点相连,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OPl的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REL2的控制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REL2的接地触点接地,第二继电器REL2的控制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设置有低压线依次通过第一隔离继电器OPl、第二继电器REL2中的低压线中的常开开关联锁;所述第二继电器REL2的与常开开关相连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二接触器K2中的线圈相连,另一个与常开开关相连的常开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所述状态显示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接触器K2的常开触点相连;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OPl的控制触点与第一接触器Kl中的常闭触点相连,第一隔离继电器OPl中的与控制触点相联通的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OPl为光隔离继电器;第一隔离继电器OPl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接触器Kl中的常闭触点相连,第一隔离继电器OPl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力线路的中性点相连。优选的,所述状态显示器即第二隔离继电器0P2为光隔离继电器,第二隔离继电器0P2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接触器K2中的常开触点相连,第二隔离继电器0P2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力线路的中性点相连。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第一接触器Kl的开关操作通过220VL火线#线与控制器PCB板上的第一继电器RELl实现,第一继电器RELl的一端接电力线VN即零线,第一继电器RELl的另一端通过12#线接至第一接触器Kl的线圈,第一继电器RELl的线圈由控制器PCB板上的第一控制开关K3控制。当第一控制开关K3闭合时,第一继电器RELl导通,此时第一接触器Kl闭合;当第一控制开关K3断开时,第一继电器RELl断开,此时第一接触器Kl也断开。220VL火线#线还通过第一接触器Kl的常闭触点以及11#线与第一隔离继电器OPl即高压光隔离继电器(Photomos Relay)的控制触点相连,当第一接触器Kl处于断开状态也即第一接触器Kl的常闭触点闭合时,第一隔离继电器OPl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则第一隔离继电器OPl中的光敏三极管导通,第一隔离继电器OPl中的输入触点与输出触点彼此连通;而当第一接触器Kl处于闭合状态也即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控制监测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K1)和第二接触器(K2),还包括与第一接触器(K1)和第二接触器(K2)均为电连接的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中包括第一监控单元和第二监控单元;?所述第一监控单元由第一控制开关、第一继电器(REL1)和第一隔离继电器(OP1)构成;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与低压电源相连,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REL1)的控制触点相连,第一继电器(REL1)的接地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REL1)的控制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设置有低压线圈,且第一控制开关通过第一继电器(REL1)中的低压线圈与第一继电器(REL1)中的常开开关联锁;所述第一继电器(REL1)的与常开开关相连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一接触器(K1)中的线圈相连,另一个与常开开关相连的常开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所述第二监控单元由第二控制开关、第二继电器(REL2)和状态显示器构成;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一端与低压电源相连,第二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离继电器(OP1)的输入触点相连,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OP1)的输出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REL2)的控制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REL2)的接地触点接地,第二继电器(REL2)的控制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设置有低压线圈,且第二控制开关依次通过第一隔离继电器(OP1)、第二继电器(REL2)中的低压线圈与第二继电器(REL2)中的常开开关联锁;所述第二继电器(REL2)的与常开开关相连的一个常开触点与第二接触器(K2)中的线圈相连,另一个与常开开关相连的常开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所述状态显示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接触器(K2)的常开触点相连;?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OP1)的控制触点与第一接触器(K1)中的常闭触点相连,第一隔离继电器(OP1)中的与控制触点相联通的触点接电力线路的中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