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消息,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成功获得一项名为“一种分布式脉冲定位监测方法及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4323023B),这一重要成果的申请日期为2021年12月,标志着我国电力监测和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此次专利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分布式脉冲定位监测方法,这种方法利用脉冲信号进行电力设备的定位与状态监测,具备实时性强、精度高、适应性广等特点。传统的电力监测系统往往依赖于集中式架构,存在着设备故障难以迅速定位、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而这种新型分布式系统能够大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在功能上,该系统通过多个监测节点的协作,形成对电力设备的全面覆盖。每个监测节点均能独立采集环境及设备正常运行的脉冲信号,并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做多元化的分析处理,实现快速定位和故障识别。同时,它的智能化程度较高,能够准确的通过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监测策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做出一定的反应。这一系统的应用,不仅将提高电力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亦将直接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智能电力监测技术的发展特别的重要。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亦需考虑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网陕西省电力此次专利的获得,意味着更加智能化、环保的电力管理时代即将到来。
结合AI技术,分布式脉冲定位方案也为未来的电力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通过引入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学习历史数据,从而优化监测算法,提升故障预测能力。未来,AI与电力监测的深层次地融合,将极大地提升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降低停电风险,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为稳定、高效的电力服务。
此外,随着分布式能源的普及,如光伏、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监控需求也日益增加。新的监测系统将为这些新能源设施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其在智能电网中的集成和协调运行。
此项专利不仅在技术层面展现了国网陕西省电力的创新能力,也为我国的电力监测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深化发展,怎么来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管理与使用,是未来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国网陕西省电力的这一技术突破,正是为应对这些挑战而迈出的一步。
总的来看,分布式脉冲定位监测系统的问世,是电力监测技术一项重要的创新进展。它不仅将对电力行业的管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也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服务保障。未来,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期待这一技术能够为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积极的变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